研学活动丨鲁班工坊联合滕州新华书店举办“小小卖报童”实践活动,解锁素质教育的新答案

640 (8).jpg

8月16日-17日,鲁班工坊联合滕州新华书店举办小小卖报童”社会实践活动,200 余名少年化身 "小报童",手捧《滕州日报》走上街头。这场社会实践活动,让孩子们在叫卖声中突破自我,在汗水里读懂成长,成为暑期街头最温暖的人文风景。

640.jpg

640 (1).jpg

活动开始,工作人员为孩子们发放活动马甲与报纸,详细讲解沟通技巧,练习中稚嫩的声音中带着紧张,却藏不住眼里的期待。初上街时,不少孩子攥着报纸徘徊犹豫,在工作人员与家长的鼓励下,孩子们成功卖出第一份报纸。孩子脸上的羞涩被笑容取代,自信心也随之增强。

640 (2).jpg

活动总结会上,孩子们的分享质朴而动人。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杜欣妍说:"今天卖了7份报纸,才知道爸爸妈妈挣钱多不容易,以后我再也随便乱花钱了。" 她的话让台下家长纷纷点头,不少人红了眼眶。家长葛萌感慨:"我觉得今天孩子们表现得都很优秀,这次活动既增进了亲子间的感情,也让孩子们体会到赚钱的不容易,更锻炼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,很有意义!"

640 (3).jpg

640 (4).jpg

作为活动主办方,鲁班工坊成长俱乐部专注3-14岁青少年课外教育,以非遗为载体构建 "体验式学习" 体系,涵盖周末营、研学营等六大板块。此次卖报活动是 "社会适应力" 课程的重要部分,通过真实场景锻炼语言表达与问题解决能力,让成长从课本延伸到生活。

640 (5).jpg

两天活动中,孩子们用汗水换来了比金钱更珍贵的收获拥有了主动交流的勇气、面对挫折的坚韧、对劳动的深刻认知。让小朋友在真实体验中触摸生活,在实践挑战中认识自我。未来,鲁班工坊将继续以非遗为桥,以活动为媒,为更多孩子搭建“成长不设限” 的实践平台,让每一次体验都成为点亮人生的星火。

图片1.png

相传,春秋战国时代鲁国工匠鲁班发明了可拼拆的榫卯构件“鲁班锁”,又称八卦锁、六子联方,源于古代木建筑、家具的榫卯结构,结构复杂巧妙且牢固。鲁班锁蕴含中国传统民俗和文化内涵,象征古代智慧,既装点民俗又启发民智。其制作需长时间自然风干的木材,经选材开料、粗胚成形、后期处理等三大流程,含三十八道工艺,如锯割、刨削、雕花、镶嵌等,制作周期长达一年以上。

图片2.png

 “非遗”鲁班锁系列文创产品获近50项国家专利及百余项荣誉,包括“荷花杯”金奖、山东省旅游商品创新设计金奖、中国百佳旅游商品、山东手造·优选100等,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鲁班锁还被选为山东省特色外交礼物,并作为2023年中国担任联合国轮值主席时的纪念品,参加了“星光大道”、文博会等百余次展会。公司建设了30余所鲁班工坊,成功举办了四届鲁班锁拆装大赛,并赴美、匈、新等国进行文化交流,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。

图片3.png

非遗鲁班锁代表性传承人李浩:中共党员,硕士研究生,共青团中央第十七届委员会委员,先后荣获第九届枣庄市市长质量奖、山东省五四青年奖章、2020年度山东省服务业专业人才、山东省文化和旅游青年产业人才、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、2019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等荣誉称号。新华社、人民网、中国文化报、大众日报、中央电视台、山东电视台等媒体先后进行了专题报道。

图片4.png

圣匠鲁班.jpg

本账号发布的部分图文素材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图片等)可能来源于网络或第三方授权,相关权利归原作者或版权方所有。若涉及侵权,请及时联系本账号删除或调整。


上一篇:展会风采丨圣匠鲁班文创亮相北京国际礼品展,非遗鲁班锁点亮京华秋色       下一篇:调研参观丨省文旅厅非遗处领导调研非遗鲁班锁,探匠心传承,促非遗创新​